小故事

《两虎相斗》

“两虎相斗”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今两虎诤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伤。”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天下莫强于秦楚,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与斗。” “两虎相争”和“一举两得”都是从卞庄子刺虎的故事......

成语故事 2019-11-10 20:49:39 民间故事大全 两虎相斗

小羊羔与小鱼儿
儿童睡前故事连续播放:两虎相斗在线听
杀人凶手
《两虎相斗》的故事全文

韩国和魏国打仗,打了一年还不分胜败。秦惠王想出兵干涉,征求大臣们的意见。大臣们有的说出兵有利,有的说不出兵有利,秦惠王拿不定主意。恰好楚国派陈轸来见秦惠王。秦惠王就问他:“陈先生,韩国和魏国打仗,已经打了一年了。有人劝我出兵,有人劝我不要出兵。我拿不定主意。您给楚王定计谋如果还有空闲的时间,能不能也给我定个计谋呢?”陈轸说:“可以的。不知大王听说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没有。有一回,卞庄子住在一家旅馆里,有两只老虎闯进了隔壁人家的牛栏,咬死了一头小牛。卞庄子是个勇士,他拔出剑来,要去刺杀老虎。旅馆里的伙计拦住他说:‘慢一点儿。那两只老虎正在吃小牛。他们越吃越馋,一定会互相争夺,咬起架来,结果一定是一只被咬死,一只被咬伤。到时候你只要把伤的那只刺死就成了。’卞庄子听了他的话,呆了一会儿,两只老虎果然咬起架来,小的被咬死了,大的被咬伤了。卞庄子刺死了那只伤的,结果只动了一次手,得到了两只老虎(一举两得。如今韩国和魏国已经打了一年了,结果必定是力量弱的一边打败了,力量强的一边也大伤元气。到时候再出兵去打那伤了元气的,不就跟卞庄子刺虎一样吗?要是楚王问我该怎么办,我也是这么个主意。”秦惠王听了点头说:“先生说得有道理。”他采纳了陈轸的意见,就按兵不动,等待时机。

“两虎相斗”“两虎相争”和“一举两得”都是从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来的。双方争权夺利,而结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,只有害处,这种争夺可以说是“两虎相斗”或“两虎相争”。办一件事收到了两种效果,可以说是“一举两得”。

两虎相斗文字版网址:http://www.1xgs.com/gushi/9246_lhxdgszx/

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大全

画饼充饥

"画饼充饥"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。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,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。故事主要讲述: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个聪明的小男孩,他只有十岁。一天他一个人出去玩,结果他走......

笨鸟先飞

"笨鸟先飞"出自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。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,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能力差的人要加倍努力。

不学无术

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没有学问,没有本领。不:无,没有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《汉书?霍光传》中评论霍光的功过,说他“不学无术,暗于大理”,意思是霍光不读书,没学识,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……

小心翼翼

这个成语出自《诗经?大雅?大明》形容举动十分谨慎,一点不敢疏忽。故事主要讲述:宋朝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,名叫贾黄中,他五岁起跟父亲读书。由于父亲的严格要求,贾黄中十五岁就考中进士,当了校书郎……

对症下药

"对症下药"出自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: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" 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" 或难其异,佗曰:" 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" 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人们将“对......

与两虎相斗有关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