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

《精卫填海(改写)》

民间故事 2019-11-9 13:27:55 民间故事大全 精卫填海 改写

你别想让河马走开
儿童睡前故事连续播放:精卫填海(改写)在线听
毛毛虫
《精卫填海(改写)》的故事全文

西边有一座山叫发鸠[jiū]山,这个奇怪名字的山上,还有个美丽的故事传说。

发鸠山上的树林里住着许多鸟儿,有一只小鸟,叫“精卫”。

“精卫”雪白的嘴巴,火红的爪子,头上顶着美丽的花纹,像一个戴着漂亮帽子的小女孩。

当其他的鸟儿们唱着快乐的歌儿时,“精卫”却悲伤地叫着:“精卫!精卫!”

当其他鸟儿在枝头开心跳舞时,“精卫”却叼着小石子、小树枝往东边的大海飞去。

“精卫”为什么那么伤心地叫自己的名字?她还有双胞胎姐妹也叫“精卫”吗?

“精卫”为什么把小石子、小树枝扔到海里?难道她喜欢玩这种游戏吗?

原来,“精卫”叫的“精卫”,不是一只鸟儿名字,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的名字。

这个叫精卫的小姑娘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,炎帝很疼爱她。可是,炎帝每天都很忙。早上,他到东海去指挥太阳从东方升起来,一直等到太阳从西边落下去时,他才能回家。

爸爸不在家,精卫只好自己玩。

一天早上,精卫穿着一双小红鞋,跑到田野里,看见路边美丽的小花,停下来,摘了一朵插在头上,然后望着火红的太阳,从东方慢慢升起,开心极了。

阳光下,万物生长着,鸟兽欢腾着。精卫看着这一切,她感到很自豪,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。

晚上,爸爸回来了。精卫央求爸爸带她到东海边去看日出,爸爸答应了。

东海边上,精卫看到太阳从海面上“簇”地一下跳出来,精卫也高兴地跳了起来。

“爸爸,海那边是什么,我可以去那里玩吗?”

“大海的那边是太阳升起来的地方。”炎帝说:“那地方很热很热,小孩子是不可以去那里玩的。”

但那美丽、神秘的地方吸引了精卫。等爸爸走后,她自己坐一条小船,朝东海,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出。

精卫小小的船,在宽阔无比的东海上划呀划,一阵像大山一样高的风浪袭来,把精卫的小船掀个底朝天。

精卫的身体沉入了东海,她的灵魂化作小鸟飞上天。

精卫鸟,是一只长着雪白的嘴巴,火红的爪子,脑袋上有美丽的花纹的小鸟。

变成小鸟的精卫,没有忘记她是被大海淹没的,她发誓要填平东海,不让东海以后再淹没其他的年轻人!

精卫鸟一刻不停地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,往东海扔。

一天又一天过去了,东海还是没有被填平,东海嘲笑精卫说:“小鸟,你就算填上一百万年,也填不平我的。”

精卫不理睬东海的嘲笑,想到会更多年轻人会被大海淹没的,她在心说,就算再辛苦一千万年,她也要坚持下去。长大了的“精卫”与海燕结婚,它们的女儿像精卫,儿子像海燕,小精卫们继续像她的妈妈一样填海。

瞧,即使遇到********,小海燕们还在风雨中穿行,小精卫还朝海面飞去。

精卫填海(改写)文字版网址:http://www.1xgs.com/gushi/626_jwthgxgs/

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

咸死他

我们都看过革命战争那个年代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,解放区最缺的是什么?是盐和医药。这里不说医药,只说说盐的故事吧。

放羊娃与牡丹花

有一天,太阳偏西了,放羊娃赶着羊群回家。走着走着,忽然看见路边上丢着一枝碗口大的粉红色的牡丹花,那花儿又嫩又俊。一会儿,那花儿开得又大又俊,放羊娃把花儿拾了起来,插在自己的破毡帽上,带回家了。

盘龙山狐女

殷纣王是商朝荒淫无耻的昏君,仗着他的统治,胡作非为,谁都奈何不了他,然而却败在一个妇女手里,这人就是女娲。

中秋节

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为中秋。在中国的农历里,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部分,因而中秋也称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节”。此夜,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,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
棒槌精的传说

老早以前,药山叫长乐山。那时候人们还不完全认识中草药,更没有多少人见过“百草之王”中的棒槌精啦。下面这个小故事,就是发生在那个年月里。

与精卫填海(改写)有关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