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

《曾子避席》

“避席”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,学生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。当曾子知道老师要向他传授学问时,他站起身来,走到席子外边向老师请教,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。中国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,中国的礼节与仪式。中国礼仪以周为最,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。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“准法津”的作用。中国礼仪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

胎教故事 2019-11-9 21:45:25 民间故事大全 曾子避席

心里的宝玉
儿童睡前故事连续播放:曾子避席在线听
小海龟和月亮鱼
《曾子避席》的故事全文

一天,孔子正在家里跟他的几个学生谈话,忽听佣人在门外说:“先生,有客人来了!”

孔子一听,连忙让学生回避。

门一开,一位长衫高帽的男客走了进来,走到孔子席边,双腿并拢,两手合十,弯腰道:“先生大安!”

孔子也连忙起身道谢。

那客人道了安,就一屁股坐到孔子身边,迫不及待地说:“先生,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于您!”说话时,手已经碰到了孔子的衣服。

孔子觉得这人有点不太懂礼貌,做客的客人,主人请坐才坐,主人问话才说,怎么倒滔滔不绝地先说起话来?可是孔子还是耐着性子听客人把话说完,然后送客出门。

刚送走客人,孔子的学生曾子进来了,他同样坐到孔子旁边,觉得这样更能亲近老师。

孔子不希望他的学生也像这个客人一样鲁莽,就坐下来跟曾子说:“以前的圣贤之王,均有至高无上的德行,君王和臣子之间,君君臣臣,他们才相处很好。”

曾子一下明白过来——老师明里是在指点他君臣之间的道理,实际上在暗示师生之间尊卑关系。于是,立刻从席子上站起来,走到席子外面,恭恭敬敬地回答道:“学生哪里知道,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学生。”

“避席”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,学生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。当曾子知道老师要向他传授学问时,他站起身来,走到席子外边向老师请教,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。

曾子避席文字版网址:http://www.1xgs.com/gushi/5790_zzbxgszx/

中国民间故事胎教故事大全

浮云

浮云的故事

自私的马

自私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现象。"自"是指自我;"私"是指利己;"自私"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,不顾他人、集体、国家和社会的利益。常有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、损公肥私等说法。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,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、有私心杂念、不讲公德;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,侵吞公款、诬陷他人、杀人越货、铤而走险。

学狗叫的小公鸡

后来,每天清晨打鸣后小公鸡便来到村口,见着有客人来,就学着小狗的样子"欢歌"。客人们却皱着眉头说"哪里跑来的疯鸡呀。没有必要处处与人比较,如果你总和别人比,你会过得很苦。如果你不断和现在的自己比,你才会变得更好。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。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没有必要羡慕别人,与自己比较才最重要。

苍蝇和蚂蚁

要尊重任何一个人,不管他们生活的多么差,不管他们生活的多么"低级"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,也许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你接受不了而已。看一个人,不要因为他没有本事就看不起他。一个真正成功的人,决不会看不起任何人。成功的人都没有看不起别人,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。所以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。

好朋友的奇遇记

在蔚蓝色的大海里,你会经常看见俩只可爱的小海豚在那里快乐地玩耍,它们是一对好朋友-利利和泡泡。

与曾子避席有关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