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

《拆烧鲢鱼头》

清朝末年,镇江有一个财主,十分吝啬。他想砌一座楼,连一个泥瓦匠也找不到,只因当地人人都知道他刻薄,不愿和他来往。凑巧有一批外地来的工匠倒愿意,财主赶紧把他们雇下来。

第二天天没亮,财主就去喊工匠出工,等太阳升了老高才送饭。工匠们一看,是一桶照得见人的稀饭和一碟臭咸菜,气得工匠们要摔碗。原想中午如此,晚上能好点,哪晓得还是外甥打灯笼—照旧(舅)。一连三天,天天如此,工匠们决定给财主点厉害看看。自打这天起,财主光看到工匠们忙得团团转,就是不见墙长高。他眼珠子一转,想出个馊主意。

第二天是财主老婆的生日,财主叫厨师买了一些大鲢鱼,吩咐厨师把鱼肉做菜办席,把剩的鱼头烧给工匠吃,想给工匠们“抹点糖”。再一想,鱼头上的骨头太多,吃起来费时,要耽误工时,便对厨师说:“把鱼头上的骨头想办法取掉,把鱼头肉烧成一个菜。”

厨师一听心里就火,平时财主对他也很刻薄,他想:好,我就烧个“拆烧鲢鱼头”。他把鱼头一劈两半,冲洗干净,煮到离骨时,把骨头拆去,再下锅加油盐葱姜等作料。他越烧越气,心想:你这财主真小气,顺手把案板上的金针、木耳抓了几把;想想还是气,又把案板上的一碗鸡丝也倒进锅里;想想还是不解气,又把原汁鸡汤舀了几勺。这时他心里才舒坦些,一尝,啊,打嘴巴也不丢,鲜美透啦!

菜端到工匠们面前,财主高声说道:“大家干得辛苦,今天请各位师傅尝尝鲜,特地烧了鱼。”大家朝碗里一看,这是什么鱼啊,零零碎碎,肯定是吃剩的,个个不想动筷。厨师忙说:“请各位师傅尝尝,这是我祖传的家菜。”

工匠们将信将疑地尝了起来,鱼肉肥嫩,味道鲜美,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菜!等工匠们吃得差不多了,财主这才发现厨房里的金针、木耳、鸡丝、鸡汤都没了,一气之下就把厨师赶跑了。厨师本来就不想再受他的气,回去自己开了一个饭馆,挂出了“拆烧鲢鱼头”的招牌,一下子成了镇江的一道名菜。

拆烧鲢鱼头文字版网址:http://www.1xgs.com/gushi/4072_cslytgsz/

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

斗拐

明崇祯年间,有个叫桐邱的县城里,发生了一件稀罕事:新任县令刘光阁要以脚斗比赛的方式,为自己的千金选婿,凡年满十八岁的未婚男子都可参赛。消息传出,报名的人差点挤破县衙。

蜂王

从前, 有两个王子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长见识。 出去不久,却过起了挥金如土的腐化生活,根本不想再回家了。他们的弟弟——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矮子——出门要去寻找他的两个哥哥。 当他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他们后,他们却嘲笑他,说他年轻, 不懂世务,应该想办法出去游历游历,他们如此聪明,对这个世界有时也还不能应付。 这样,他们三人一起踏上了游历的旅程。

银元

从前有个小女孩,从小父母双亡,她穷得没有地方住,也没有床儿睡,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和手里拿的一块面包外,什么也没有了,就是那面包也是个好心人送的。她心地善良,待人诚恳,但她无依无靠,四处流浪。 一次她在野外遇了一位穷人,那人说:“行行好,给我点吃的,我饿极了。”小姑娘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。往前走了没多久,她又遇到了一个小男孩,哭着哀求道:“我好冷,给我点东西遮一遮好吗?”小女孩听了,取下了自己的帽子递给他。

假秀才招打

有一户有钱的人家,生了个儿子,从小没读什么书,骨子里粗俗不堪,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。

咸死他

我们都看过革命战争那个年代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,解放区最缺的是什么?是盐和医药。这里不说医药,只说说盐的故事吧。

与拆烧鲢鱼头有关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