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

《跟在雁群后面的风筝》

儿童小故事 2019-11-9 13:26:01 民间故事大全 雁群 跟在

小老鼠丢丢| “小气”的姐姐
儿童睡前故事连续播放:跟在雁群后面的风筝在线听
我爱妈妈-小熊爬树摘果子
《跟在雁群后面的风筝》的故事全文

秋天来了,又到了大雁南飞的时候了。

一群“人”字形的大雁鸣叫着从天空上飞过。“嘎——嘎——嘎——”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村庄和田野。

这支雁群却没有发现在他们身后紧紧跟着一只断了线的鱼形风筝。

雁群飞着飞着,最后面的一只大雁一回头,终于发现了身后这只“怪物”,它吓得“嗷——”一声,差一点忘记扇动翅膀,像肉砣一样掉下来。

听到惊恐的叫声,雁队突然四散开来。大雁们即刻发现了这只紧紧跟着他们的“飞鱼”怪兽。领头的大雁发出了不要惊慌的信号,重新组织了队形,大雁又排成了“一”字形,向前飞去。

风筝又紧紧跟在了雁群后边。

“这一定是个怪兽,我们一定要甩掉它,不然大家都会被它吃掉的。”领头的大雁把想法传递给了同伴们。他们加快了飞行速度,可是,雁群飞得快,风筝也飞得快。根本无法甩掉“怪兽”。领头雁只好亲自对阵了,他问风筝:“你是什么怪兽?”

“我是鱼形风筝,不是怪兽。”

“你会吃掉我们吗?”

“不会,我是纸做的。”

“那你为什么会飞?”

“我是靠风帮我飞翔的。”

“噢!你为什么要跟着我们飞啊!”

“噢?为了看见大海啊!我知道你们会飞到大海上边去的,你们累了也会在大海里像海鸥一样浮在海面上休息的!”

“你真聪明,那我们就带你去看大海吧!”

“谢谢!”

大雁们知道了风筝不是怪兽,又继续往南飞去。

飞着飞着,大雁们又累又饿了,他们看见身下是一片绿油油的麦地。于是,他们就落进了麦地,风筝以为到了大海,也高兴地落了下去。

吃过麦苗的雁群,休息了一夜,天亮又要重新起飞了。

随着领头雁发出起飞的信号,大雁群“呼啦”一下子飞向了天空。

但是风筝没有飞起来。它看见大雁群越飞越高,都快急哭了,它用力起飞,却飞不起来,几次把头仰起来,几次又重重地摔了下去。

它知道自己看海的愿望再也不可能实现了。呜呜地大哭起来。

“风筝没有起飞成功,没有跟上我们。”最后一只大雁报告了领头的大雁。

“别管它了,我们快飞吧!可不能耽误了我们的飞行时间。”大家开始议论起来。

“返回去!领头雁发出了命令。”于是,大雁群调头飞回了麦地。

风筝看见了雁群,立即不哭了。

大雁们让它先起飞,可是它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,是绝对飞不起来的。

领头雁心想:“很快就要到达大海了。一定要帮助它,实现看海的愿望。”

他仔细地观察了这只风筝。看见了风筝身上还有很长的风筝线。他突然想出了办法。把风筝的线系在了队形中最后一只大雁的腿上,让他带着风筝飞上天空。

第二天,雁群们飞到,了蓝色的大海上,风筝激动地大叫起来:“我看见大海了!我看见大海了!”

雁群们在一个小海岛附近落进了大海。风筝也跟着落进了大海。

雁群又起飞了。他们在低空围绕着留在大海里的鱼形风筝盘旋了几圈,之后,排成“人”字形,再次向南方飞去。

再见!大雁。风筝在大海里向着雁群飞去的方向一直飘流了很远很远……

根据动物学家的解释:大雁在南迁途中,飞行队伍的阵形是一直在变换的,一会儿是“人”字形,一会儿又是“一”字形,而且领头的大雁也是在不停地换。大雁在排成“人”字形飞行的途中,领头的大雁会由“人”字形尖上的那只变成“撇”和“捺”尾部的那两只。而当变成两只雁在领头时,“人”字形就会倒过来,好像“V”字形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双雁领航”现象或“倒人字”队形。

跟在雁群后面的风筝文字版网址:http://www.1xgs.com/gushi/147_gzyqhmdf/

中国民间故事儿童小故事大全

躲在白杨树上

躲在白杨树上描述在一片浓密的树林里,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下,一个耐心十足的猎人和一只贪吃的野禽发生的故事。

榴莲“炸弹”

小猪笨笨太高兴了,因为远在台湾的姨妈托人给他带来了一大堆台湾特产,有桂花酥、椰子糖、木瓜、芒果、杨梅,还有好几个浑身是刺的大榴莲。妈妈挑了一个最大的榴莲让笨笨给山羊爷爷送去。山羊爷爷家住在前面的小山脚下,要穿过一片小树林,再经过一条小河。山羊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,全靠附近热心的邻居们照顾他的生活。

红红的脸红了

红红是一个胖乎乎、圆嘟嘟的大苹果,她爱在果树枝上打秋千。

汽车的“眼睛”

猴大哥买了辆小汽车,可漂亮了。他每天都把汽车擦得干干净净的,特别是车头上那两个大灯,总擦得锃光瓦亮,就像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。如果没有它们照亮前面的路,汽车就没法儿在夜间行驶。所以,猴大哥很看重这对大灯。

懒熊都都

太阳升起很高了,懒熊都都还没有起床。

与跟在雁群后面的风筝有关的故事